当6.25上午10点,同期上课的微信群里有学友提示说可以查分了,我心情有一丝丝矛盾:一方面1个月的漫长等待成绩终于要落地了,另一方面,按照预期的想法案例科目如果批改非常严格,可能有些悬(个人预测及格线上下)。不过,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不过,那么就准备11月份的再次考试。怀着忐忑的心情,迅速地登录网站,结果慌忙间查询的登录密码都忘记了,几经周折后最终打开成绩页面,“55-50-46
2024年5月,我通过了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考试。第一次参加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是在2023年11月,恰逢教材改版,新教材的知识点太多,且2023年工作真的是非常忙,虽热在坚持执行学习计划,网上找视频、啃教材、刷题,但还是有很多考点都掌握的不到位,案例分析题准备的不充分,学得非常累,考试没有通过。大致总结分析了一下没有通过的原因:一方面,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够,工作
在备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过程中,我选择了51CTO平台,并通过了考试。这里,我将分享我的备考期间的学习方法、备考经验、以及在51CTO的提升历程,希望能为广大软考学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备考科目与学习方法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内容丰富,要求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1. 熟悉Redis操作的五大命令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键值对存储数据库,在现代系统架构中扮演着重要角
投其所好,厚积薄发,一战定乾坤Hello,51cto平台的各位领班,老师和学友们,无论你们是已经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还是仍旧在为了心中的梦想阔步向前,都由衷的感谢你们在这长达六七个月的备考路上与我并肩作战,携手同行,祝福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走向人生顶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回顾这一路走来的崎岖不平的备考之路,万千感慨溢于言表,非常高兴能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自2016年起,我便投身于公司的项目管理领域,从一名项目管理新手逐步成长为带领数十人团队的领导者。在参与和负责公司事业部多样化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我经历了从初期的无序和混乱到逐渐引入规范化管理流程和工具的转变。这一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项目管理在提升个人和团队效率、确保项目成功方面的核心作用。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个人而言,获得
最初决定备考高项是2023年的五月份,当时PMP刚通过。一次薛老师和王安老师的直播中,说到:“考过PMP就等于上完高中,高项就等于是高考,你都上完高中了,不参加高考,那多亏啊~”,听到这,虽然当时不太懂高项的知识体系,但是还是毅然决定考了,然后联系高考老师进行了“长达3分钟”的沟通后就报名了。报名后呢,也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学习,当我满怀信心的开始学习的时候,前两节接触的就是《信息化与信息技术》《信
今年五一本打算好好学习,直到五一的最后一个休假日即5月5日下午,我才发现只有20天就要考试了,而五一的五天假期我是一天也没学,自制力太差了。大致估算了一下,接下来20天无论我个人如何努力,都不太可能完成系分的学习任务,尤其是论文我完全没把握。但我不想放弃这次考试机会,就咬咬牙报名了51CTO的课程,心想上半年要是没考上下半年能接着考。报班之后又班主任和我对接拉我进群,指导我使用学习平台,我和班主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软件从业者通过考试即可代替职称评定,恰好在笔者的单位是有职称评定需要的,而我虽然工作了好几年却没有同步提高下职称。我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认为考高级比较难,率先选了中级里的测试工程师,直接找到了51CTO,报名缴费入班学习,过程非常顺利,当然也很顺利的通过了考试,而且是高分通过,两科成绩都达到了60分,感觉没过多长时间就把证书拿到手里了当然很开心,同时高分通过也给自己很多信心,获取
抛砖引玉,记录下本人备考煎熬、泪水的心理历程,辛苦付出后收获成果的喜悦,为后续自己的人生路提供心理安慰,鼓励在爬坡的学友们,前进的艰辛说明我们在往上爬坡,越过坎后的成果更加甘甜。一、先介绍个人背景,基础很弱。大学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从事软件测试七八年,然后考事业编离开IT行业已有十余年,从事单位内勤工作,主要工作是打杂兼写两三百字内部信息宣传,主要工具是Word、Excel。去年某月听说单位有计
现在是2024年6月26日, 也就是软考-软件评测师出成绩的第二天,很幸运, 一次通过考试,也很感谢80多天努力的自己。回想起备考的那 80多天,每天都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想以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备考。 我是一名做软件测试的在职打工人,白天要认真工作,项目忙的时候加班加点, 晚上回到家听老师的录播课,刷题,跟直播,如此往复,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次通过考试。 备考的日子是没有光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