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010年5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题757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质量计划的工具和技术不包括()。A、 成本分析 B、 基准分析 C、 质量成本 D、 质量审计 答案:D答题解析:
1、质量计划的工具和技术不包括()。
A、 成本分析
B、 基准分析
C、 质量成本
D、 质量审计
答案:D
答题解析:在制定质量计划时,主要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如下几点:(1)收益/成本分析:在质量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质量计划编制的目标是努力使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2)制定基准计划:通过将实施过程中或计划中的项目做法与其他类似项目的实际做法相比较,通过比较来改善当前项目的质量管理,以达到项目预期的质量或目标。(3)实验设计: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哪些变量对项目结果的影响最大。(4)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指为了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要求所付出的全部努力的总成本,既包括为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所做的全部工作(如质量培训、研究和调等),也包括因不符合质量要求所引起的全部工作(如返工、废物、过度库存、担保费用等)。质量审计是对其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化和独立的评审方法,用于判断项目活动的执行是否遵从于组织及项目定义的方针、过程和规程。质量审计的目标是:识别在项目中使用的低效率以及无效果的政策、过程和规程。后续对质量审计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将会达到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客户或(组织内的)发起人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的目的。质量审计可以是预先计划的,也可是随机的;可以是组织内部完成,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外部)组织来完成。质量审计还确认批准过的变更请求、纠正措施、缺陷修订以及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质量审计是项目质量保证的技术、方法。
2、在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应建立起一套动态闭环的管理流程,这套流程指的是()。
A、 评估—响应—防护—评估
B、 检测—分析—防护—检测
C、 评估—防护—响应—评估
D、 检测—评估—防护—检测
答案:A
答题解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目标叠加的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环节中进行的,是一个动态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为了获得有效的成果,需要从评估、响应、防护、到再评估。而且全过程都需要组织从高层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参与和重视,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与过程,起不到真正有效的安全控制目的和作用。
3、IEEE802系列规范、TCP 协议、MPEG协议分别工作在()。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表示层
B、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表示层
C、 网络层、网络层、应用层
D、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
答案:B
答题解析: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七层模型,通过7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信。该模型从低到高分别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1)数据链路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常见的协议有IEEE802.3/2、HDLC、PPP、ATM。
(2)传输层:主要负责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错地从A点传输到B点。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在TCP/IP协议中,具体协议有TCP、UDP、SPX。
(3)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加密、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常见的协议有JPEG、ASCII、GIF、DES、MPEG。
综上所述B是正确的
查看完整试题>>>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