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模拟二 上午之十五
摘要:对于【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试题、掌握试题所考知识点、熟悉试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试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年5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模拟二 上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关系R、S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为( 43&n
1、关系R、S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为( 43 ),R、S的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和完全外连接的元组个数分别为( 44 )
A、{4}
B、{3,4}
C、{3,4,7}
D、{(1,2), (2,1), (3,4), (4,7)}
答案:A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相关知识。
若给定关系R(X,Y)和S(Y,Z),X、Y和Z为属性组,R÷S满足元组在X上的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记作:
R÷S={tr|tr∈R⋀ts[Y]⊆Yx}
其中Yx为x在R的象集,x=tr[X],且R÷S的结果集的属性组为X。
本题X属性为A3,y属性为(A1,A2),R÷S应当满足元组在X上的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所以结果集的属性为A3。属性A3可以取3个值{3,4,7},其中:3的象集为{(1,2)},4的象集为{(2,1), (3,4)},7的象集为{(4,6)}。
本题关系S为πA1,A2(σ1<3(S)),在属性组Y{A1,A2}上的投影为{(2,1),(3,4)}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关系R的属性A3的值为4时,其象集包含了关系S在属性组X即(A1,A2)上的投影,所以R÷S={4}。
因此43题选择A选项。
两个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选择两个关系R和S公共属性上相等的元组,去掉重复的属性列构成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中的某些元组有可能在关系S中不存在公共属性值上相等的元组,造成关系R中这些元组的值在运算时舍弃了;同样关系S中的某些元组也可能舍弃。为此,扩充了关系运算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
左外联接是指与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R中舍弃的元组放到新关系中。
右外联接是指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S中舍弃的元组放到新关系中。
完全外联接是指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把R和S中舍弃的元组都放到新关系中。
本题中R与S的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运算的结果可以看出R与S的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的元组个数分别为4、4、6。
因此44题选择D选项
2、关系R、S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为( 43 ),R、S的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和完全外连接的元组个数分别为( 44 )
A、.2,2,4
B、2,2,6
C、4,4,4
D、4,4,6
答案:D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相关知识。
若给定关系R(X,Y)和S(Y,Z),X、Y和Z为属性组,R÷S满足元组在X上的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记作:
R÷S={tr|tr∈R⋀ts[Y]⊆Yx}
其中Yx为x在R的象集,x=tr[X],且R÷S的结果集的属性组为X。
本题X属性为A3,y属性为(A1,A2),R÷S应当满足元组在X上的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所以结果集的属性为A3。属性A3可以取3个值{3,4,7},其中:3的象集为{(1,2)},4的象集为{(2,1), (3,4)},7的象集为{(4,6)}。
本题关系S为πA1,A2(σ1<3(S)),在属性组Y{A1,A2}上的投影为{(2,1),(3,4)}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关系R的属性A3的值为4时,其象集包含了关系S在属性组X即(A1,A2)上的投影,所以R÷S={4}。
因此43题选择A选项。
两个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选择两个关系R和S公共属性上相等的元组,去掉重复的属性列构成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中的某些元组有可能在关系S中不存在公共属性值上相等的元组,造成关系R中这些元组的值在运算时舍弃了;同样关系S中的某些元组也可能舍弃。为此,扩充了关系运算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
左外联接是指与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R中舍弃的元组放到新关系中。
右外联接是指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只把S中舍弃的元组放到新关系中。
完全外联接是指R与S进行自然连接时,把R和S中舍弃的元组都放到新关系中。
本题中R与S的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运算的结果可以看出R与S的左外联接、右外联接和完全外联接的元组个数分别为4、4、6。
因此44题选择D选项
3、设计E-R 图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实体所具有的属性,这一抽象称为( )。
A、分类
B、聚集
C、概括
D、视图集成
答案:B
答题解析:
习题解析:本题考查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中的基础知识。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依照用户需求对信息进行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概念模型。相关概念主要用于对信息进行抽象。
(1)分类(Classification)定义某一类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类型,抽象了对象值和型之间的“is member of”的语义。
(2)聚集(Aggregation)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成分或组成属性,抽象了对象内部成分之间“is part of”的语义。
(3)概括(Generalization)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即继承),抽象了类型之间的“is subset of”的语义。
因此答案为B选项。
查看完整试题>>>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