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软考首页 > >高项通过!二战不可怕,经验才最可贵!

高项通过!二战不可怕,经验才最可贵!

作者:mb643104439275a2023-09-25 20:28:56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前言  本人二战通过了2023年上半年高项考试,综合53案例46论文46(一战成绩是48、47、37),由于是二战通过,所以我认为相比那些一次通过的学员,我更有发言权,因为我更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弯路,即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好好写一下这个考试的经验分享,本文更适合学习能力一般般的人看,学霸可以不看。自我介绍  本人男,35岁,就职于药品行业国企,负责人力资源事务无任何项目经验也没

引号

前言

  本人二战通过了2023年上半年高项考试,综合53案例46论文46(一战成绩是48、47、37),由于是二战通过,所以我认为相比那些一次通过的学员,我更有发言权,因为我更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弯路,即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好好写一下这个考试的经验分享,本文更适合学习能力一般般的人看,学霸可以不看。

自我介绍

  本人男,35岁,就职于药品行业国企,负责人力资源事务无任何项目经验也没接触过任何项目,零基础、学渣出身、记忆力差,文科类学习能力更差,英语四级都没过。

  考试目的是为了拿高级职称,本人2016年拿下中级经济师,2021年考高级经济师未通过,2022年高级经济师又因为疫情取消考试,再加上即便通过考试也要论文答辩通过才能拿证,遂于下半年转考高项,考试动机比较强烈。

备考周期

  一战:2022年8月14日-11月4日(82天),下班学习3个小时,周末没事就去自习室

  二战:2023年1月27日-5月27日(119天),下班学习3小时,周末没事就去自习室

  总体而言,备考初期基本都是有事就不学,慢慢进入状态,最后两个月基本是全力学习状态

  关于学习时间还是建议提早开始一些,因为在备考期间基本都会遇到各种干扰因素,比如工作加班、情绪的波动导致学习效率的起伏、甚至来自教材换版这种突然打击,提早开始学习可以让你更从容面对这些问题。网上是有一些人一个月就通过考试,这也确实肯定存在,我认识的人里还有三个月考试清华硕士的,但那些都不一定能是你,能看这些经验分享的还是更务实一些的好。

时间分配

  一战:前期一直在过书(只看32小时,没看一眼教材),最后三周背诵提炼知识点和写论文背论文。

  二战:前两个月都在写论文改论文,4月开始听课过知识点,提炼笔记,5月背诵阶段,也基本没看教材。

  一战二战的备考都有问题,但一战的备考问题是致命的,那就是准备论文太晚了,最后也是论文没过。论文一定要提早准备。

  二战的问题是论文准备时间太长了,导致基础知识又学的少了,如果没有一战的经验这样备考肯定是不行的。

  综合下来,建议3-4个月备考期,可以跟课程进度也可以跟自己的计划,建议第一个月过一遍课本(可以是通关32小时),提炼好笔记,第二个月开始准备论文,写每个领域的论文时可以复习十大领域的知识点,第三个月进入背诵阶段,实打实的背知识点和论文,最后第四个月临考那段时间可以练练综合题和计算题。

关于报班

  一站:没报班

  二战:4月初报班51cto课程,因为教材突然改版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学了,不知道学什么背什么了,一点主心骨都没了,这才报班。

  总结看,报班肯定比不报班学习效果好,优点如下:

  1、梳理重点,有更多考试相关的信息资源,

  2、很多知识点比自己纯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薛老师在课程中的一些口诀和一些夸张的表情联系到知识点我至今记得。

  3、可以在群里问老师问题,同样的课程不同人学习下来会有不一样的问题,有问老师问题的机会让学习过程更针对自己,问了问题后我才发现一战中不少我理解的知识点是错的。

  4、有助于规划学习进度,课程总体会有自己的进度,这让自己可以知道当下学习进度是否合理。

  5、互相激励,群里会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这让我时刻紧绷斗志。

  写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拿了学校什么好处在帮忙宣传,肯定不是的,等你在学校的帮助下过了考试可能也会有这种悠然而生的感谢之情吧。

  2023年下半年软考是四版教材首次独立应用,其中考试重点依旧很难自己把握,特别什么绩效阈这块,我学的更是一头雾水,万幸我这次过了,还是建议跟老师学习。

关于每门考试的个人经验

   首先要说,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人善于理解,有的人善于总结,所以下面这经验都是个人的学习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

考前背下来的知识:十大领域过程组,各过程组输入输出工具,十大领域设计条条框框的知识点(比如成本类型、xxx步骤等等),一些技术领域、法规领域条条框框知识点,论文背景,以及各类图标(风险登记册、甘特图、龙卷风图等等),计算公式,高项英语词汇。

考前理解就行的知识点:一些输入输出工具是干什么的(名义小组、头脑风暴等),每过程组定义,论文中每个过程组可用案例。

上午综合策略

上午综合体型大致分为技术、十大领域、计算、英语,要求十大领域和计算全对,英语3道以上,技术等凭感觉做就行了,这样基本45以上,50多也不难,所以还在于好好学基础。

案例策略

计算必须全对,十大领域会有一道案例必须拿下,剩下可能会考个冷门,无所谓尽量多写就行了,这样赶上会的上50,赶上不太会的也基本45以上。计算题没必要学太早,考前不到一个月再学就行,学早了容易忘。

论文策略

今年论文明显跟往年比更难,不少人说运气成分,我估计也差不多,但是如果论文在40分以下那别怪运气,肯定有硬伤,如果是40~44,那看看是不是字太差了,错别字太多了。

论文的个过程必须对,每个过程最好先写个大概定义,项目背景要有宏观背景、项目介绍、难点特点,每个过程组案例呼应项目难点、特点,没有切合项目特点的案例会显得比较生硬假,小题目必须会,涉及画图的要画,不好插在文中可以附件形式放在文章结尾后。  

关于刷题

说实话我基本没刷题,选择题就考试前做了一个套试题,就做了一个,平时也没刷什么1000题,我觉得是浪费时间,学好基础就够了。计算题学懂了可以适当做做题给记忆力保温,案例试题我就一点没看了,反正考试时候就是会什么写什么。论文我就默写了一遍背景段,剩下的论文都只是写好了,但没动手写,也没死记硬背,就是把案例、框架结构理解了,考场上基本随着性子发挥了,其实这样的论文可能反倒不容易模板化。

关于学习方法

我觉得学习的关键是笔记,笔记关键不是总结的好不好,而是考前必须把笔记的内容都掌握了,有的人笔记天花乱准或是抄了遍书,那都没意义,笔记是必须记住学习的内容,笔记是用来反复背诵的工具。我一般会用大开的笔记本,展开使用,左边页记知识名称和层层框架,右边是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将来可以只看左边背右边。除了常规每章笔记外,我还有提炼的口诀笔记,左边写知识点名字,中间写口诀,右面写内容,这些都要考前反复记忆

再强调一遍,笔记是背诵的工具。

结语

  高项考试不简单,但也不是什么太难的考试,只要努力,只要方法对,就一定能过,一次没考过要善于总结,当然了运气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祝你们都好运吧,我也要开始新的挑战了,也愿我好运相伴。

代理合作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