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软件设计师模拟题上午(一)之十七
摘要:对于【软件设计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试题、掌握试题所考知识点、熟悉试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试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年11月软件设计师模拟题上午(一)】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在面向对象设计中,(1)可以实现界面控制、外部接口和环境隔离。(2)作为完
1、在面向对象设计中,(1)可以实现界面控制、外部接口和环境隔离。(2)作为完成用例业务的责任承担者,协调、控制其他类共同完成用例规定的功能或行为。
A、实体类
B、控制类
C、边界类
D、交互类
答案:B
答题解析:
类封装了信息和行为,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实体类、边界类和控制类。
①实体类映射需求中的每个实体,实体类保存需要存储在永久存储体中的信息。实体类是对用户来说最有意义的类,通常采用业务领域术语命名,一般来说是一个名词,在用例模型向领域模型转化中,一个参与者一般对应于实体类。
②控制类是用于控制用例工作的类,一般是由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控制类用于对一个或几个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为进行建模,控制对象通常控制其他对象,因此它们的行为具有协调性。
③边界类用于封装在用例内、外流动的信息或数据流。边界类是一种用于对系统外部环境与其内部运作之间的交互进行建模的类。边界对象将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变更隔离开,使这些变更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2、下列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传统方法相比,敏捷方法比较适合需求变化大或者开发前期对需求不是很清晰的项目
B、敏捷方法尤其适合于开发团队比较庞大的项目
C、敏捷方法的思想是适应性,而不是预设性
D、敏捷方法以原型开发思想为基础,采用迭代式增量开发
答案:B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敏捷方法的相关概念。
敏捷方法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以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敏捷方法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敏捷方法是“适应性”而非“预设性”的。传统方法试图对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做出详细的计划,然后依计划进行开发。这类方法在计划制定完成后拒绝变化。而敏捷方法则欢迎变化,其实它的目的就是成为适应变化的过程,甚至能允许改变自身来适应变化。
②敏捷方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过程为本。传统方法以过程为本,强调充分发挥人的特性,不去限制它,并且软件开发在无过程控制和过于严格繁琐的过程控制中取得一种平衡,以保证软件的质量。
③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敏捷方法以原型开发思想为基础,采用迭代增量式开发,发行版本小型化。RUP相比,敏捷方法的周期可能更短。敏捷方法在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相对较小的功能,强调的是能尽早将尽量小的可用的功能交付使用,并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持续改善和增强,并且更加强调团队中的高度写作。相对而言,敏捷方法主要适合于以下场合:
①项目团队的人数不能太多,适合于规模较小的项目。
②项目经常发生变更。敏捷方法适用于需求萌动并且快速改变的情况,如果系统有比较高的关键性、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则可能不完全适合。
③高风险项目的实施。
④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组织结构的文化、人员、沟通性决定了敏捷方法是否使用。
3、王某买了一幅美术作品原件,则他享有该美术作品的()。
A、著作权
B、所有权
C、展览权
D、所有权与其展览权
答案:D
答题解析:显然,作品的买卖导致了所有权的转移,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因此,作品交易后,著作权仍归原作者,王某享有购买的美术作品的所有权和其展览权。
查看完整试题>>>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