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51CTO软考 > 软考资讯 >考试科目 >2021年5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题之三

2021年5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题之三

作者:wx611cbc2c011022023-12-15 01:00:14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监理师】软考考试而言,真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真题、掌握真题所考知识点、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真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年5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题】部分真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问题 3】(3 分) 请将①~③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监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试题、掌握试题所考知识点、熟悉试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试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年5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下午题】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1、【问题 3】(3 分) 请将①~③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1)当主机房与备份机房两地间距 1500 公里时,实现业务运营系统数据的实时复制, 宜采用(   )模式。 A.同步数据复制 B.异步数据复制 C.定期复制 (2)成本最低、系统恢复时间最长的灾难恢复方式是(   )A. 全自动恢复系统 B. 手动恢复系统 C.数据备份系统 (3)为进一步降低成本,监理工程师建议历史记录系统的灾备机房只设置用于信息处理的基础物理环境(如电线、空调、地板等),灾难发生时其它设备再运送到站点上,从基础开始安装。这种灾备站点的类型是(B )。 A. 热站 B.冷站 C.温站
答案:

【问题3】(3 分) 

(1)B  

数据复制的快慢决定于数据复制模式,复制模式影响复制技术的选择,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复制模式。

同步数据复制

这一复制模式通过网络镜像数据,数据卷保持一致,主系统上的写操作不会提交直至它们被成功地复制到第二个系统。由于网络响应影响写性能的原因,同步复制在长距离的、写操作密集型的系统中,距离为数百或数千公里时通常不被采用。

异步数据复制

异步复制让主站点在复制到第二站点以前提交数据。第二站点可能滞后于主站点,但它是比较典型的、秒级或微秒级优秀方案,可提供实时复制。在这一模式中,特别重要的是维护复制过程的写顺序以避免数据损毁。

(因提干中强调距离为1500公里,距离远)

定期复制

这种模式从主节点到第二节点周期性地复制数据。当灾难出现时,第二站点的数据可能是旧的,或者数据变成不一致,或在重新同步中坏掉。为避免数据不一致,这些方案需要附加的存储。

详见官方教材P306-307   5)灾难后的恢复 (1)数据复制模式

考前冲刺P59    18、灾难后的恢复


(2)C

灾难恢复方式

灾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灾难发生时如何有效地恢复系统。灾难恢复系统可根据操作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其达到的效果各有所不同。

·全自动恢复系统

它配合区域集群等高可靠性软件,可在灾害发生时自动实现主应用端的应用切换到远程的副应用端,并把主应用端的数据切换到远程的副应用端。并且它在主应用端修复后,把在副应用端运行的应用,返回给主应用端,操作非常简单。在灾害发生时全自动恢复系统可达到不中断响应的切换,很好地保证了重要应用的继续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大大地减少了系统管理员在灾害发生后的工作量。缺点是:一些次要因素,如服务器死机、通信联络中断等,也随时有可能引发主生产系统切换到副应用端的操作。

·手动恢复系统

在这种应用中,如果主应用端全部被破坏,在副应用端利用手动方法把应用加载到服务器上,并且手动完成将主应用端的数据切换到远程的副应用端的操作,以继续开展业务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非常好,不会因为服务器或网卡损坏而发生误切换。缺点是: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应用中断。

·数据备份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系统将主应用端的数据实时地备份到远地的存储器中。这样,一旦主应用端的存储设备遭到损坏时,远程的存储器中会保留事故发生前写入本地存储器的所有数据,使丢失数据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当主应用端的存储器恢复正常,并将远地存储器的数据回装入本地存储器之后,应用可恢复到故障前的状态。这个时间差异取决于服务器的缓存中丢失了多少数据。

与上述两种方式相比,该方式系统恢复所需时间最长,但成本最低。

注意最后一段话的描述

详见官方教材P 307   5)灾难后的恢复  (2)灾难恢复方式

考前冲刺P59    19、灾难恢复方式


  (3)B

灾难恢复站点类型

恢复地点的选择对任何灾难恢复计划极为重要。大多数灾难恢复计划的核心是物理隔离,即数据(常常包括服务器)在异地站点保存,与公司的日常办公地点相隔离,可以尽可能避免灾难事故发生。存储这些设备的地点一般被称为恢复站点。站点距离的选择应该适当,既要保证本地主站点的灾难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也要便于操作员访问站点,使其在重装或传送时非常便捷。站点至少被分为以下三类。

热站(Hot Site)

在恢复站点,服务器、数据与应用程序与主服务器随时同步(镜像)运行,这种方式的灾难恢复过程非常快速,几乎难于察觉。装备了数据中心,完全可以在灾难来临时发挥作用。但由于这种方案意味着软硬件的重复投资,因此这种方案一般投资高昂。

冷站(Cold Site )

只有用于信息处理的基础物理环境(如电线、空调、地板等),灾难发生时,所有设备都必须运送到站点上,同时从基础开始安装,因此故障恢复时间可能会很长。

温站(Warm Site )

用于信息处理的网络连接和一些外围设备只是部分进行了配置,如磁盘、磁带,但主要的计算机系统没有备份。有时,温站装配一些小功率的CPU,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灾难发生时,计算机能立即投入使用,同时,还比热站的费用低。

详见官方教材P 307-308   5)灾难后的恢复  (3)灾难恢复站点类型

考前冲刺P60    20、灾难恢复站点类型


答题解析:无

查看完整试题>>>


免费刷题报考资讯 机考模拟 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