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2019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 )能够实现知识在企业内传播和分享。A、 知识转移工具 B、 知识编码工具 C、 知识评价工具 D、 知识
1、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 )能够实现知识在企业内传播和分享。
A、 知识转移工具
B、 知识编码工具
C、 知识评价工具
D、 知识生成工具
答案:A
答题解析:
官方教材P491
通常,可以把知识管理工具分为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编码工具和知识转移工具三大类。
(1)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的生成包括产生新的想法、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发明新的生产流 程,以及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合成。不同方式的知识产生模式有不同的工具对其进行支持。知 识生成工具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合成和知识创新三大功能。目前,利用具有初步人工智能功 能的搜索引擎和知识挖掘工具进行知识的自动获取,可以将相关的词句组合起来,帮助人们 将分散的创新观点进行合成。但是,目前实现知识的创新还十分困难,只能利用一些工具实 现辅助性的知识创新。
(2)知识编码工具。知识编码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使知识能够方便地被共享和交 流。知识编码工具的作用就在于将知识有效地存储并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使知识 更容易被其他人使用。知识编码的困难在于,知识几乎不能以离散的形式予以表现。知识不 断地积累,不断地改变,以至于人们很难对其进行清晰的区分。因此,对知识进行审核和分 类是十分困难的。
(3)知识转移工具。知识转移工具最终就是要使知识能在企业内传播和分享。知识的价值 在于流动和使用。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使知识不能毫无阻力地任意流动。这 些障碍可分成三类,分别是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知识转移工具可以根据各种障 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消除障碍,使知识得到更有效的流动。
参考答案:A
2、( )执行的步骤为: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主持人依次询问每位参与者,请每人提出一个创意;这种询问可以进行很多轮,直至得到足够数量的创意;再由全体参与者对所有创意进行评审和排序。
A、 焦点小组
B、 名义小组
C、 引导式研讨会
D、 头脑风暴
答案:B
答题解析:
官方教材P228:
名义小组技术
名义小组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通过投票来排列最有用的创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头脑风暴或优先排序。名义小组技术是头脑风暴法的深化应用,是更加结构化的头脑风暴法,其一般过程如下。
首先,将全体参与者分成多个“名义”上的小组,由每个小组开展讨论。
小组讨论结束后,主持人依次向每位参与者询问,请每人提出一个创意。这种询问可以进行很多轮,直至得到足够数量的创意。
最后,请全体参与者对所有创意进行评审和排序。
也可以由名义小组先提出一些较大的创意类别,再将这些创意类别提交给全体参与者作为头脑风暴的基础。与一般的头脑风暴法相比,名义小组技术可以使那些不善言辞的参与者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参考答案:B
3、31.关于确认范围和质量控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确认范围强调可交付成果的接受程度
B、 质量控制强调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
C、 确认范围和质量控制均由组织内部质量部门实施
D、 确认范围和质量控制都可以通过检查的方法来进行
答案:C
答题解析:
官方教材P245-246:
确认范围与质量控制
确认范围与质量控制的不同之处在于:
确认范围主要强调可交付成果获得客户或发起人的接受:质量控制强调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并符合为其制定的具体质量要求(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一般在确认范围前进行,也可同时进行;确认范围一般在阶段末尾进行, 而质量控制并不一定在阶段末进行。
质量控制属内部检查,由执行组织的相应质量部门实施;确认范围则是由外部干系人(客户或发起人)对项目可交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
从检查的详细程度来说,核实产品、确认范围和质量控制是递进的、越来越细的检查过程。
参考答案:C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