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答案: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二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基于项目的执行情况对项目的过程进行控制,以下关于整体变更控制的描述, ( )是不恰当的。A、 每一个变更都需要跟踪和确认
1、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基于项目的执行情况对项目的过程进行控制,以下关于整体变更控制的描述, ( )是不恰当的。
A、 每一个变更都需要跟踪和确认
B、 设置多个变更控制委员会
C、 变更过程需要维持所有基线的完整
D、 整体变更控制在不同层次上实施
答案:B
答题解析:
每一个变更都需要跟踪和确认,故答案A本身描述正确。所有的变更申请都经过了变更控制委员会的审批就能保证基线的完整性,故答案C本身描述正确。
许多时候,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包括一个负责批准或否决变更请求的变更控制委员会。配置控制与变更控制程序明确规定了这些委员会的角色与责任,并得到了赞助人、顾客和其他项目干系人的同意。许多大组织设立了多层次变更控制委员会的结构,分清了各委员会的责任。如果项目是根据合同进行的,则提出的某些变更必须由顾客批准。
故答案D描述正确。B描述错误。
2、在典型的软件架构模式中, ( )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
A、管道/过滤器
B、事件驱动
C、分层
D、客户/服务器
答案:D
答题解析:
常见的几种典型架构模式:
——管道/过滤器模式:此模式中,每个组件(过滤器)都有一组输入/输出,组件读取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后,产生输出的数据流,该过程主要完成输入流的变换及增量计算。其典型应用包括批处理系统。
——面向对象模式: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将模块数据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应操作封装在更高抽象层次的数据类型或对象中。其典型应用是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
——事件驱动模式:其基本原理是组件并不直接调用操作,而是触发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可以注册相关的事件,触发一个事件时,系统会自动调用注册了该事件的组件,即触发事件会导致另一组件中操作的调用。其典型应用包括各种图形界面应用。
——分层模式:采用层次化的组织方式,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使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其典型应用是分层通信协议,如ISO/OSI的七层网络模型。
——客户/服务器模式(C/S):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模式。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客户(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3、关于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数据源相对单一
B、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主要存放历史数据,相对稳定
C、数据仓库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决策
D、数据仓库的结构包含数据源、数据集市、OLAP服务器、前端工具等
答案:B
答题解析: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以单一的数据源即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事务处理、批处理、决策分析等各种数据处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两种。传统数据库系统主要强调的是优化企业的日常事务处理工作,难以实现对数据分析处理要求,无法满足数据处理多样化的要求。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