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51CTO软考 > 软考资讯 >考试科目 >软考试题: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 上午

软考试题: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 上午

作者:mb60545452c22742024-05-27 10:38:04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软件统一过程(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以下关于RU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RUP生命周期在时间上分为4个顺序阶段,分别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1、软件统一过程(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以下关于RU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RUP生命周期在时间上分为4个顺序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件阶段和交付阶段
B、 RUP的每个阶段里面都要执行核心过程工作流的“商业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部署”。每个阶段的内部仅完成一次迭代即可
C、 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新的需求则应该开始另外一个RUP开发周期
D、 RUP可以用于大型复杂软件项目开发

答案:B
答题解析: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统一过程是一种“过程方法”,它就是迭代模型的一种。

RUP可以用二维坐标来描述。横轴表示时间,是项目的生命周期,体现开发过程的动态结构,主要包括周期(Cycle)、阶段(Phase)、迭代(Iteration)和里程碑(Milestone);纵轴表示自然的逻辑活动,体现开发过程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活动(Activity)、产物(Artifact)、工作者(Worker)和工作流(Workflow)。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建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这4个阶段的顺序执行就形成了一个周期。

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在每个阶段的结尾执行一次评估以确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满足。

每个阶段,从上到下迭代,亦即从核心过程工作流“商业建模”“需求调研”“分析与设计”……执行到“部署”,再从核心支持工作流“配置与变更管理”“项目管理”执行到“环境”完成一次迭代。根据需要,在一个阶段内部,可以完成一次到多次的迭代。

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新的需求则应该开始另外一个RUP开发周期。

大型复杂项目通常采用迭代方式实施,这使项目团队可以在迭代过程中综合考虑反馈意见和经验教训,从而降低项目风险。



2、项目评估工作一般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成立评估小组、( )。(2)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和分析。(3)分析与评估。(4)编写评估报告。(5)讨论、修改报告。(6)专家论证会。(7)评估报告定稿。
A、 下达通知单
B、 制订评估工作计划
C、 确定小组成员职责
D、 评估确认会议

答案:B
答题解析:

项目评估工作一般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成立评估小组、制订评估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计划一般应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进度。

(2)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和分析。

(3)分析与评估。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

(4)编写评估报告。

(5)讨论、修改报告。

(6)专家论证会。

(7)评估报告定稿。



3、关于对象、类、继承、多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 对象包含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三个基本要素
B、 类是对象的实例,对象是类的模板
C、 继承是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D、 多态使得同一个操作在不同类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答案:B
答题解析: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

——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组件:表示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封装了模块功能的实现。

——复用: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免费刷题报考资讯 机考模拟 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