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及答案: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 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软件统一过程(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以下关于RU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RUP生命周期在时间上分为4个顺序阶段,分别
1、软件统一过程(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以下关于RU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RUP生命周期在时间上分为4个顺序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件阶段和交付阶段
B、 RUP的每个阶段里面都要执行核心过程工作流的“商业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部署”。每个阶段的内部仅完成一次迭代即可
C、 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新的需求则应该开始另外一个RUP开发周期
D、 RUP可以用于大型复杂软件项目开发
答案:B
答题解析: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软件统一过程是一种“过程方法”,它就是迭代模型的一种。
RUP可以用二维坐标来描述。横轴表示时间,是项目的生命周期,体现开发过程的动态结构,主要包括周期(Cycle)、阶段(Phase)、迭代(Iteration)和里程碑(Milestone);纵轴表示自然的逻辑活动,体现开发过程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活动(Activity)、产物(Artifact)、工作者(Worker)和工作流(Workflow)。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建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这4个阶段的顺序执行就形成了一个周期。
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在每个阶段的结尾执行一次评估以确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满足。
每个阶段,从上到下迭代,亦即从核心过程工作流“商业建模”“需求调研”“分析与设计”……执行到“部署”,再从核心支持工作流“配置与变更管理”“项目管理”执行到“环境”完成一次迭代。根据需要,在一个阶段内部,可以完成一次到多次的迭代。
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有新的需求则应该开始另外一个RUP开发周期。
大型复杂项目通常采用迭代方式实施,这使项目团队可以在迭代过程中综合考虑反馈意见和经验教训,从而降低项目风险。
2、( )指的是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搬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的难易程度。
A、 可重用性
B、 可移植性
C、 可适用性
D、 可靠性
答案:B
答题解析: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困难。
(1)适用性: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
(2)有效性:软件系统能最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时间和空间资源。各种软件无不把系统的时/空开销作为衡量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很多场合,在追求时间有效性和空间有效性时会发生矛盾,这时不得不牺牲时间有效性换取空间有效性或牺牲空间有效性换取时间有效性。时/空折衷是经常采用的技巧。
(3)可修改性:允许对系统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原系统的复杂性。它支持软件的调试和维护,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4)可靠性:能防止因概念、设计和结构等方面的不完善造成的软件系统失效,具有挽回因操作不当造成软件系统失效的能力。
(5)可理解性: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可理解性有助于控制系统软件复杂性,并支持软件的维护、移植或重用。
(6)可维护性:软件交付使用后,能够对它进行修改,以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和其它属性,使软件产品适应环境的变化等。软件维护费用在软件开发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可维护性是软件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
(7)可重用性:把概念或功能相对独立的一个或一组相关模块定义为一个软部件。可组装在系统的任何位置,降低工作量。
(8)可移植性: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搬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的难易程度。
(9)可追踪性: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或根据软件设计、程序对软件需求的逆向追踪的能力。
(10)可互操作性: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信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3、《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第1部分 质量模型》(GB/T16260.1—2006)将质量划分为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其中可移植性包含了( )、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A、效率性
B、适合性
C、适应性
D、合理性
答案:C
答题解析:
GB/T 16260.1-2006定义了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叠描述的软件质量。见下表: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