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51CTO软考 > 软考资讯 >考试科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下午题上午题: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 上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下午题上午题:2019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 上午

作者:mb5fe09e78360892024-05-24 10:50:45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某软件开发小组开发一款应用软件,后续可能还需对软件进一步完善。如果为了改进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适应未来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应主动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1、某软件开发小组开发一款应用软件,后续可能还需对软件进一步完善。如果为了改进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适应未来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应主动增加新的功能使应用系统能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为了适应未来网络带宽的需要,在满足现有带宽需求下,修改网络软件从而使之支持更大的带宽,这种软件维护工作属于( )。
A、 更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答案:D
答题解析:

软件维护有如下类型:

①更正性维护——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

概念: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但在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即开发软件时错误已经发生,而且在测试阶段也没有发现这个错误————交付产品了,客户使用时发现有错误。)

②适应性维护 ——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

概念:指使用软件适应信息技术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例如: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各类系统软件不断更新;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使得各级管理人员不断提出新的信息需求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导致适应性维护工作的产生。进行这方面的维护工作也要像系统开发一样,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③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概念: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即:对已有(受控)的软件进行更新、完善、升级(在现有性能、功能升级;增加新的性能、功能)。不管是升级性能、还是新增性能,都不能超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范围。

这里的“新增性能”,指的是在系统分析、设计阶段已经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对规定要开发的内容进行开发。所以我们要把遗漏的内容“新增”为我们的工作量,并对“新增性能”进行开发工作。

④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它们。

概念:为了改进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应主动增加预防性的新的功能,以使应用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

且我们依据题目中关键字:为了适应未来网络带宽的需要,在满足现有带宽需求下,修改网络软件从而使之支持更大的带宽。就可以判断这种维护属于预防性维护,因此应选D。



2、根据系统说明书的功能要求,需要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分为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 )。
A、 系统设计说明书
B、 系统设计任务书
C、 系统说明书
D、 SRS

答案:A
答题解析: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5个阶段: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初步调查组织环境目标,系统状况,确定发展战略、研究新系统建设必要性,拟建多种方案,并对多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生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阶段: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对进行详细调查、详细描述,发现不足及局限性,确定新系统目标、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逻辑模型,生成系统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说明书,设计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物理模型,又分为总体/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最终生成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阶段:根据实施计划阶段性开展工作,例如:买设备并安装、编写程序并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转换。每一阶段完成都要生成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并生成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系统运维阶段:系统投入试运行,对系统定期维护、评价,并记录运行情况。若有必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并对系统进行评价(工作质量、经济效益)。

因此这道题正确答案是:A,系统设计说明书

SRS指的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它是需求开发活动的产物(输出)。编制SRS目的:使项目干系人与开发团队对系统的初始规定达成共识,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后续工作是以SRS为基础进行,对SRS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是必要的)



3、以下关于信息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信息化层次中最小的是社会生活信息化,因为我们最基本需要得到保证的就是日常生活
B、 信息化主体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
C、 信息化目标是通过主管部门、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后,才能实现。而其他无关的人员、组织,不用参与。
D、 因国家大力支持与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所以信息化的时域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答案:B
答题解析:

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以下五个层次:(产企业国社)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

(3)产业信息化。

(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目标: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时域: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免费刷题报考资讯 机考模拟 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