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51CTO软考 > 软考资讯 >考试科目 >计算机软考培训机构: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计算机软考培训机构: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作者:wx628aff48c1ccb2024-05-23 10:36:48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项目经理经过微信群告知项目组成员每天早上9:00在会议室召开5分钟站立会议,讨论项目进度和当日工作,并要求每个组员对上述内容进行确认回复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1、项目经理经过微信群告知项目组成员每天早上9:00在会议室召开5分钟站立会议,讨论项目进度和当日工作,并要求每个组员对上述内容进行确认回复,十分钟后他收到了所有回复信息。其中,微信群属沟通模型中( )关键要素。
A、 编码
B、 解码
C、 噪声
D、 媒介

答案:D
答题解析:

沟通模型五个关键要素:媒介(语言、文字、动作、表情)、编码、噪音、反馈、解码。其中,噪音的影响无处不在。

1)编码就是发送方将信息以接收方能够正确接收并识别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由于沟通的主体是人,所以信息的表示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形、动作或表情等,丰富多样。

2)媒介即信息的传递方式。除了最常用的通过语言进行直接交流外,随着各种通信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互联网聊天工具等形式传递信息。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人们除了要选择适合的通信工具外,还要考虑恰当的时间和环境。比如重要的合同除了口头协议外,还应必须选择书面方式等。

3)解码是接收方把送达的信息经过“翻译”,变成自身可理解信息的过程,是编码的逆过程。编码和解码过程类似于电报传输中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双方如果要进行信息的准确传递,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当然,在实际的沟通中,由于信息双方不同的主观意识和经验背景,接收方解码后获得的信息不一定就是发送方的本意,因此,有必要加强沟通。

4)反馈是接收方接收并翻译信息后,向发送方求证理解是否正确的过程。它是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反馈使沟通过程变成一个闭合循环的过程,也使得信息传递双方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两个角se之间进行不断切换,是双方实现准确信息交换目的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方应积极向发送方做出反馈,另一方面,发送方也应该主动向接收方获取反馈,以达到最终信息传递目的。

噪音是对信息的传递有可能造成干扰的一切因素。噪音越大,信息传递障碍越大,信息传递效率越低。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噪音的产生,减少或弱化噪音干扰的影响。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噪音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无法将其彻底消除。常见的噪音源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主体的情绪、个人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模棱两可的语言、认知水平的高低等。其中还包括另外两个因素,即发送方与接收方。发送方可以提供用于交流的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处于信息传递的主动地位,是整个沟通的起点。发送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相对于发送方,接收方是信息送达的对象,在沟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人们往往借助于听觉、视觉、触觉等的活动感知信息。



2、企业系统规划(BSP)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其活动步骤顺序是( )。① 准备工作② 识别定义数据类③ 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④ 成果报告⑤ 分析现有系统⑥ 制订建议书和开发计划⑦ 定义企业过程
A、 ①⑦②③⑤⑥④
B、 ①②⑦⑥⑤③④
C、 ①⑦②⑤③⑥④
D、 ①②⑦③⑤⑥④

答案:C
答题解析: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是IB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旨在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以满足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它较早运用面向过程的管理思想,是现阶段影响最广的方法。

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制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的工作步骤为:

1)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2)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系统规划方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4)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应当取消。

5)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是按业务过程进行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即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3、信息系统规划工具中,( )可以反映数据类型和企业过程之间的关系。
A、 过程/组织(P/O)矩阵
B、 SWOT矩阵
C、 资源/数据(R/D)矩阵
D、 创建/用户(C/U)矩阵

答案:D
答题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第117页,1.9.3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9.3 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在制订计划时,可以利用PERT图和甘特图。

(2)访谈时,可以应用各种调查表和调查提纲。

(3)在确定各部门、各层管理人员的需求,梳理流程时,可以采用会谈和正式会议的方法。

(4)为把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过程联系起来,说明每个过程与组织的联系,指出过程决策人,可以采用建立过程/组织(Proces s/Organization,P/O)矩阵的方法。例如,表1-5是一个简单的P/O矩阵示例,其中“√”代表负责和决策,“*”代表过程主要涉及,“+”代表过程有涉及,空白表示过程不涉及。

(5)为定义数据类,在调查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实体法归纳出数据类。实体法首先列出企业资源,再列出一个资源/数据( Resource/Data,R/D)矩阵,如表1-6所示。

(6)功能法也称为过程法,它利用所识别的企业过程,分析每个过程的输入数据类和输出数据类,与RD矩阵进行比较并调整,最后归纳出系统的数据类。功能法可以用IPO(Input-Process-Output,输入 处理 输出)图表示。

(7)CU矩阵。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定义好后,可以企业过程为行,以数据类为列,按照企业过程生成数据类关系填写C(Create),使用数据类关系填写U(User),形成CU矩阵。




免费刷题报考资讯 机考模拟 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