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面试常见的100道题: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企业系统规划(BSP)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其活动步骤顺序是( )。① 准备工作② 识别定义数
1、企业系统规划(BSP)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其活动步骤顺序是( )。① 准备工作② 识别定义数据类③ 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④ 成果报告⑤ 分析现有系统⑥ 制订建议书和开发计划⑦ 定义企业过程
A、 ①⑦②③⑤⑥④
B、 ①②⑦⑥⑤③④
C、 ①⑦②⑤③⑥④
D、 ①②⑦③⑤⑥④
答案:C
答题解析: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是IB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旨在帮助企业制定信息系统的规划,以满足企业近期和长期的信息需求,它较早运用面向过程的管理思想,是现阶段影响最广的方法。
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制定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的工作步骤为:
1)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2)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定义业务过程(又称企业过程或管理功能组)。定义业务过程是系统规划方法的核心。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4)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应当取消。
5)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是按业务过程进行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目的是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其主要工作是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即对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中的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2、软件质量模型描述了软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和质量子特性。其中( )包括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和安全性等子特性。
A、 功能性
B、 可靠性
C、 可用性
D、 可维护性
答案:A
答题解析:
GB/T 16260.1-2006定义了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叠描述的软件质量。见下表:
3、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当著作权属于公民时,著作权人署名权的保护期为( )。
A、 永久
B、 100年
C、 50年
D、 20年
答案:A
答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终身或作者死亡后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至最后一个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没有限制。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