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icon 51CTO软考 > 软考资讯 >考试科目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试题: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上午

作者:mb62de6499018912024-05-22 11:01:30
备考咨询 刷题指导
添加专属学姐
下载资料 2024上半年软考备考资料+考试大纲
下载按钮 下载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配置测试、回归测试等类别。( )主要用于检测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

引号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1、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配置测试、回归测试等类别。( )主要用于检测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
A、 单元测试
B、 集成测试
C、 确认测试
D、 系统测试

答案:C
答题解析:

确认测试。确认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根据用户的参与程度,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根据国家标准GB/T 15532-2008,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配置项测试和回归测试等类剐。

(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也称为模块测试,测试的对象是可独立编译或汇编的程序模块、软件构件或00软件中的类(统称为模块),其目的是检查每个模块能否正确地实现设计说明中的功能、性能、接口和其他设计约束等条件,发现模块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单元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从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和边界条件等方面对模块进行测试。

(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和已集成的软件之间的接口关系,并验证已集成的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集成测试的技术依据是软件概要设计文档。除应满足一般的测试准入条件外,在进行集成测试前还应确认待测试的模块均己通过单元测试。

(3)确认测试。确认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根据用户的参与程度,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内部确认测试。内部确认测试主要由软件开发组织内部按照SRS进行测试。

•Alpha测试和Beta测试。对于通用产品型的软件开发而言,Alph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Alpha测试以后的产品通常称为Alpha版;Beta测试是指由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洌试,通过Beta测试的产品通常称为Beta版。一般在通过Beta测试后,才能把产品发布或交付给用户。

•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指针对SRS,在交付前以用户为主进行的测试。其测试对象为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验收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的用户工作环境下,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开发技术合同或SRS。验收测试的结论是用户确定是否接收该软件的主要依据。除应满足一般测试的准入条件外,在进行验收测试之前,应确认被测软件系统已通过系统测试。

(4)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对象是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系统,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在真实系统工作环境下,验证完整的软件配置项能否和系统正确连接,并满足系统/子系统设计文档和软件开发合同规定的要求。系统测试的技术依据是用户需求或开发合同,除应满足一般测试的准入条件外,在进行系统测试前,还应确认被测系统的所有配置项已通过测试,对需要固化运行的软件还应提供固件。一般来说,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安装与反安装测试等,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性能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系统在承担一定负载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否符合客户的需要,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和资源利用率等。

(5)配置项测试。配置项测试的对象是软件配置项,配置项测试的目的是检验软件配置项与SRS的一致性。配置项测试的技术依据是SRS(含接口需求规格说明)。除应满足一般测试的准入条件外,在进行配置项测试之前,还应确认被测软件配置项已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6)回归测试。回归测试的目的是测试软件变更之后.变更部分的正确性和对变更需求的符合性,以及软件原有的、正确的功能、性能和其他规定的要求的不损害性。回归测试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未通过软件单元测试的软件,在变更之后,应对其进行单元测试。

•未通过配置项测试的软件,在变更之后,首先应对变更的软件单元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相关的集成测试和配置项测试。

•未通过系统测试的软件,在变更之后,首先应对变更的软件单元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相关的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和系统测试。

•因其他原因进行变更之后的软件单元,也首先应对变更的软件单元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软件测试。




2、( )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方案。
A、 系统规划阶段
B、 系统分析阶段
C、 系统设计阶段
D、 系统实施阶段

答案:C
答题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3版)》(谭志彬、柳纯录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版)第10页1.1.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对信息系统5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描述。

1.jpg

以下五阶段构成的生命期称为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

1.系统规划阶段

对组织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规划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根据系统规划报告所确定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

按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将系统的设计付诸实施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几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任务同时展开,必须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取得的效益。对于不能修改或难以修改的问题记录在案,定期整理成新需求建议书,为新的信息系统项目规划做准备。

这五个阶段是循环的。



3、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 数据仓库
B、 数据ETL
C、 分析功能
D、 联机事务处理OLTP

答案:D
答题解析:

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数据仓库:

数据ETL;

数据统计输出(报表)

分析功能




免费刷题报考资讯 机考模拟 学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