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历年试题及答案:2018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一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某学院10名博士生(B1~B10)选修6门课程(A~F)的情况如下表(用√表示选修):现需要安排这6门课程的考试,要求是:1)每天上、下
1、某学院10名博士生(B1~B10)选修6门课程(A~F)的情况如下表(用√表示选修):现需要安排这6门课程的考试,要求是:1)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门课程考试,计划连续3天考完;2)每个博士生每天只能参加一门课程考试,在这3天内考完全部选修课;3)在遵循上述两条的基础上,各课程的考试时间应尽量按字母升序做先后顺序安排(字母升序意味着课程难度逐步增加)。为此,各门课程考试的安排顺序应是 ( ) 。
A、 AE,BD,CF
B、 AF,BC,DE
C、 AF,BD,DE
D、 AE,BC,DF
答案:D
答题解析:
将6门课程作为6个节点画出,如下图所示:
可以在两个课程节点之间画连线表示它们不可以在同一天安排考试,那么,每个博士生的各门选修课程之间都应画出连线。例如,Bl博士生选修了A、B、D三门课程,则A、B、D之间都应有连线,表示这三门课中的任何两门都不能安排在同一天。
从上图看出,能够安排在同一天考试的课程(节点之间没有连线)有AE、BC、DE、DF。
因此,课程A必须与课程E安排在同一天,课程B必须与课程C安排在同一天,余下的课程D只能与课程F安排在同一天。
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按字母升序排列的结果如下:
2、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 ) 和工业互联网。
A、 智能工业
B、 互联互通
C、 智能制造
D、 协同制造
答案:C
答题解析:
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需要产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体系。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要尽快突破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体系建设,在信息对抗中争取主动权。
3、在计算机系统中,若一个存储单元被访问,这个存储单元可能很快会再被访问,该特性称为 ( ) 。
A、 程序局部性
B、 空间局部性
C、 时间局部性
D、 数据局部性
答案:C
答题解析:
从大量的统计中得到的一个规律是,程序中对于存储空间90%的访问局限于存储空间的10%的区域中,而另外10%的访问则分布在存储空间的其余90%的区域中。这就是通常说的局部性原理。访存的局部性规律包括两个方面:
时间局部性:如果一个存储项被访问,则可能该项会很快被再次访问。
空间局部性:如果一个存储项被访问,则该项及其邻近的项也可能很快被访问。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