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51CTO学软考——分享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备考经验
从决定报软考开始,比较了几家辅导班,最后51的优惠力度大。出于试一试的态度选择了51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精品班(钟志宏老师)。软考的数据库系统是偏基础理论的。涉及到数据库理论的基本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函数依赖、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事务的ACID、分布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及CAP理论和BASE理论,还包括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故障与恢复、数据库应用的设计过程及优化管理等等。包括了当
从决定报软考开始,比较了几家辅导班,最后51的优惠力度大。出于试一试的态度选择了51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精品班(钟志宏老师)。
软考的数据库系统是偏基础理论的。涉及到数据库理论的基本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函数依赖、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事务的ACID、分布式数据库、NoSQL数据库及CAP理论和BASE理论,还包括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故障与恢复、数据库应用的设计过程及优化管理等等。包括了当下数据库基础理论知识的方方面面。除数据库领域以外,该科目还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路、软件工程、云计算与大数据、标准化与行业法律法规。这些涵盖了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已经离开校园很多年啦。上学的知识基本都还给老师了。再加上只在毕业后前几年做过技术,基础薄弱。拿到软考大纲和历年试题,还是很懵的。一度想放弃。转念想报都报了,钱都交了,梳理一下基础知识也是好事。抱着学学试试看的态度硬着头皮开始学。
刚开始学习时,官方教材、51教材、5天修炼、视频课程、视频直播课应该如何使用和协调?感到因不得法而迷茫。
入班时,直播课已经进行3次了。我差了一个月的进度呢。干脆就从视频课程开始吧。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起初的笔记,就写在草稿纸上,即不系统,也不容易复查,还效率低。慢慢的,我发现直接用苹果系统的备忘录做笔记,同时附上相关参考资料。这样有利于更系统的掌握每个知识点。
我是这样做的。为每个主题课新建一个备忘录文件,主题就是备忘录标题。在看视频课时,每一页视频讲义都截屏,保存到本备忘录里。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延伸记录在截屏下边。对重点难点,还会百度出更多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别人的理解)转移过来,这样做能很好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对函数依赖关系及规范化理论的理解上,就是利用一个整块的时间,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认真做笔记,总结归纳,整理参考资料,构建知识体系,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通过这个方法,在所有知识全覆盖一遍后,基本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知识树。刷试题阶段,备忘录的内容就变成了错题集。每套试题一个错题集。做一套通一套,信心也会强一分。在做了3、4套试题后,我就已经觉得通过考试完全没有问题了。
我采用这种备考方式,主要原因是钟志宏老师设计、编撰、录制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视频课程非常完整,体系清晰。钟老师的视频课内容与老师编写的5天修炼参考书是结构一致的。我跟着钟老师的视频课程认真做笔记,其实相当于把5天修炼的内容用我的方式编辑了一遍。
在此要由衷地感谢钟志宏老师。
钟老师不仅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清晰、严谨和紧凑的结构,而且还经常与学员互动。老师既是主讲老师,又自己承担助教角色,对群内疑问有问必答,非常关心学员的学习进度与困难。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钟老师将重点知识打通,对精心组织的若干专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可谓倾囊相授。钟志宏老师符合对好老师的标准定义。有老师的陪伴,我除了越来越自信,更多的是感动。
通过这次软考的备考学习,我对在线学习有了新认识。这种学习方式是终身学习者非常棒的学习途径与工具。相信这会是将来成年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许是备考过程获得了自信,考后第二天,我又报了51的信息安全工程师软考精品班,并计划明年报考系统分析师。希望届时还有机会给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