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考培训: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二模试卷(难度与高项相同)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有效沟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内耗。以下关于沟通的叙述,( )是错误的。A、 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要把各
1、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有效沟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内耗。以下关于沟通的叙述,( )是错误的。
A、 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要把各方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各方内部
B、 系统集成商经过广泛的需求调查,有时会发现业主的需求之间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C、 一般来说,参加获取需求讨论会的人数控制在5-7人是最好的
D、 如果系统集成商和客户就项目需求沟通不够,只是依据招标书的信息做出建议书,可能会导致项目计划不合理,因而造成项目的延期、成本超出、纠纷等问题
答案:A
答题解析:
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的沟通协调非常重要,有效沟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内耗。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需要把握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沟通内外有别、非正式的沟通有助于关系的融洽、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沟通风格、沟通的升级原则、扫除沟通的障碍。其中沟通内外有别指的是:团队同一性和纪律性是对项目团队的基本要求。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意见要一致,一个团队要用一种声音说话。在客户面前出现项目组人员表现出对项目信心不足、意见不统一、争吵等都是比较忌讳的情况。沟通内外有别的原则并不是“要把各方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各方内部”。
可见A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A
2、根据《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6260.1-2006)定义的质量模型,()不属于易用性的质量特性。
A、 易分析性
B、 易理解性
C、 易学性
D、 易操作性
答案:A
答题解析: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6260.1—2006)中定义了内部和外部质量的质量模型。它将软件质量划分为6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特性。这些子特性可用内部或外部度量来测量。其中易分析性属于维护性,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属于易用性。
参考答案:A
3、根据《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有关下列术语与定义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
B、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过程<br>
C、 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环境下、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D、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是指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而记录的历史档案
答案:D
答题解析:
《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对下列属性进行了定义。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