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试题:2018年5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模拟二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某公司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产品的某些需求是明确的,而某些需求则需要进一步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产品需要尽快上市。则开发该软件产品最不
1、某公司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产品的某些需求是明确的,而某些需求则需要进一步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产品需要尽快上市。则开发该软件产品最不适合采用( )模型。
A、 增量
B、 原型
C、 瀑布
D、 螺旋
答案:C
答题解析: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它包括可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瀑布模型的优点是: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强调开发的阶段性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査和产品测试。不足之处是:客户必须能够完整、正确和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需求或设计中的错误往往只有到了项目后期才能够被发现。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它假设可以将需求分段为一系列增量产品,每一增量可以分别地开发。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
而瀑布模型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于是出现了快速原型这种新的开发方法。原型是预期系统的一个可执行版本,反映了系统性质的一个选定的子集。一个原型不必满足目标软件的所有约束,其目的是能快速、低成本地构建原型。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加入了两种模型均忽略的风险分析,弥补了这两种模型的不足。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且具有高风险的系统。与瀑布模型相比,螺旋模型支持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为用户参与软件开发的所有关键决策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提高软件的适应能力,并且为项目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管理决策提供了便利,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风险。
参考答案:C
2、根据《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1990》, ( ) 是指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在上一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A、 验证
B、 确认
C、 测试
D、 验收
答案:A
答题解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验证是指确定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个给定阶段的产品是否达到在上一阶段确立的需求的过程。
参考答案:A
3、RUP是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之一,“确保软件结构、需求、计划足够稳定;确保项目风险已经降低到能够预计完成整个项目的成本和日程的程度。针对项目的软件结构上的主要风险已经解决或处理完成”是该模型 ( ) 阶段的主要任务。
A、 构造
B、 细化
C、 初始
D、 移交
答案:B
答题解析:
RUP是迭代模型的一种,视软件统一过程是一种“过程方法”,其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4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以及交付阶段。
其中细化阶段的任务如下:
(1) 确保软件结构、需求、计划足够稳定;确保项目风险已经降低到能够预计完成整个项目的成本和日程的程度。
(2) 针对项目的软件结构上的主要风险已经解决或处理完成。
(3) 通过完成软件结构上的主要场景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线。
(4) 建立一个包含高质量组件的可演化的产品原型。
(5) 说明基线化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保障系统需求可以控制在合理的成本和时间范围内。
(6) 建立好产品的支持环境。
参考答案:B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