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 程序员 上午题之十六
摘要:对于【程序员】软考考试而言,真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真题、掌握真题所考知识点、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真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2016年11月 程序员 上午题】部分真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UML中关联是一个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两个类之间(47)A、 不能有多个关联 B
1、UML中关联是一个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两个类之间(47)
A、 不能有多个关联
B、 可以有多个由不同角色标识的关联
C、 必须有一个关联
D、 多个关联必须聚合成一个关联
答案:B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知识。
UML是一种能够表达软件设计中动态和静态信息的可视化统一建模语言,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UML的词汇表包含三种构造块:事物、关系和图。
事物是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分为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
关系是把事物结合在一起,包括依赖、关联、泛化和实现四种。依赖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事物的语义;关联(Association)是一种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即对象之间的连接,体现在类图中即为对象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在类之间建立一个或由角色名区分的多个关联;聚集和组合是特殊类型的关联关系;泛化是一种特殊/一般关系,特殊元素的对象可替代一般元素的对象;实现是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类制定了由另一个类元保证执行的契约。
图是一组元素的图形表示,聚集了相关的事物。
2、创建型设计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的那些对象。以下(48)模式是创建型模式。
A、 组合(Composite)
B、 构建器(Builder)
C、 桥接(Bridge)
D、 策略(Strategy)
答案:B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每个设计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在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中,每一个设计模式都集中于一个特定的面向对象设计问题或设计要点,何时适合使用它,在另一些设计约束条件下是否还能使用,以及使用的效果和如何取舍。
按照设计模式的目的可以分为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三大类。创建型模式与对象的创建有关,将实例化过程加以抽象,帮助—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包括FactoryMethod、Abstract Factory、Builder、Prototype和Singleton;结构型模式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涉及如何组合类和对象以获得更大的结构,包括Adapter(类)、Adapter(对象)、Bridge、Composite、Decorator、Facade、Flyweight和Proxy;行为型模式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包括Interpreter、TemplateMethod、Chain of Responsibility、Command、Iterator、Mediator、Memento Observer State Strategy和Visitor。
3、如果模块A的三个处理都对同一数据结构操作,则模块A的内聚类型是(49)。
A、 逻辑内聚
B、 时间内聚
C、 功能内聚
D、 通信内聚
答案:D
答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
模块间的耦合和模块的内聚是度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准则。内聚是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即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紧密程度越高,则其内聚性越高,模块独立性越好。模块内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偶然内聚或巧合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②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若千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③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
④过程内聚:指一个模块完成多个任务,这些任务必须按指定的过程执行。
⑤通信内聚:指模块内的所有处理元素都在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或者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⑥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的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个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个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⑦功能内聚:指模块内的所有元素共同作用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查看完整试题>>>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