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下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监理师】软考考试而言,真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真题、掌握真题所考知识点、熟悉真题的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对真题的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真题】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下午)】部分真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1、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监理单位承担了某网络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该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的机房建设可分解为15个工作(箭头线表示),根据工作的逻辑关系绘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1-1所示,监理工程师在第12天末进行检查时,A、B、C三项工作已完成,D和G工作分别实际完成5天的工作量,E工作完成了4天的工作量。事件2:由于项目已经无法按照原进度计划进行实施,建设单位要求承建单位编制相关变更文件,并授权项目监理机构就进度变更引起的有关问题与承建单位进行协商。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承建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变更文件后,经研究对其今后工作安排如下:(1)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与承建单位进行工期问题的协商工作;(2)要求承建单位调整进度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3)针对承建单位进度计划的调整,需要对监理规划进行相应修订,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主持修订工作;(4)由负责合同管理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全权处理合同变更和可能出现的合同争议。事件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承建单位的原因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之间产生合同争议。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并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问题1】(6分)针对事件1:(1) 按工作最早完成时间计,D、E、G三项工作各推迟了多少天?(2) 根据图1-1给出的参数,机房建设原来计划的总工期是多少天。(3) D、E、G三项工作中,哪些工作对工程如期完成会构成威胁?该威胁使工期推迟多少天?【问题2】(5分)针对事件2,指出在协商变更进度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的(1)、(2)、(3)和(4)的安排是否妥当?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写出正确做法。【问题3】(4分)针对事件3,回答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正确。对于你认为的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和正确的做法。
答案:见解析
答题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监理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变更控制和合同控制的了解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问题1】
网络图计划法是进行进度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采用网络图计划法进行进度控制,不仅能够将现在和将来完成的工程内容,各工作单元间的关系明确地表示出来,而且能够预先确定各作业、各系统的时差。
(1) 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2) 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3)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4) 关键路径和工期。
关键路径是指网络终端元素的序列,该序列具有最长的总工期并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根据以上定义,计算出本题各工作的时间参数如下表。
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是从1结点开始向后计算的,开始值为0;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结束时间是从结点11开始计算,开始值为最短工期41;其中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与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结束时间相同的为关键路径。本题的关键路径为:C D R H Q J M N。
推迟天数 = (查看时间点-最早结束时间)+(工期-已完成时间)
对整个工期影响的只有关键路径工作。总工期推迟天数等于关键路径上的工作推迟天数。
【问题2】
本题是考察总监理工程师职责的。
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1) 对信息工程监理合同的实施负全面责任。
(2) 负责管理监理项目部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
(3) 确定监理项目部人员的分工。
(4) 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进行人员的调配,对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调换。
(5) 主持编写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及审批监理实施方案。
(6) 主持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主持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7) 组织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
(8) 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监理项目部重要文件和指令。
(9) 审定承建单位的开工报告、系统实施方案、系统测试方案和进度计划。
(10) 审查承建单位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进行竣工预验收,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签署竣工验收文件。
(11) 审核签认系统工程和单元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
(12) 主持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
(13) 审批承建单位的重要申请和签署工程费用支付证书。
(14) 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15) 调解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
(16) 负责指定专人记录工程项目监理日志。
【问题3】
本题考察监理单位如何处理监理单位、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关系,以及仲裁主体识别问题。
参考答案:
【问题1】
(1) D的TEF=12,G的TEF=9,E的TEF=10,故3个工作分别推迟D为3天、E为5天、G为4天。
(2) 总工期为41天。
(3) (关键线路为(1)-(3)-(4)-(5)-(6)-(7)-(9)-(10)-(11),因此D为关键工作)D对工程如期完成构成威胁,工期推迟3天。
【问题2】
(1) 妥当。
(2) 不妥;正确做法:调整后的进度计划还应经项目监理机构(或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
(3) 不妥;正确做法: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修订监理规划。
(4) 不妥;正确做法: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合同争议。
【问题3】
监理机构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和调解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监理单位不是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所签定合同的当事人,正确的做法是由建设单位或承建单位向合同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查看完整试题>>>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