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考培训-2014年11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上午
摘要: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考试而言,试题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之一。在软考备考过程中,吃透所考知识点、熟悉出题思路,对我们提升分数的效果是最明显的,通过试题反复练习,还可以查漏补缺。今天,给大家带来【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部分试题的详解,一起来看看吧~1、某系统集成企业迫于经营的压力,承接了一个极具技术风险的项目,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为此:调用了公司最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组织项目组核心团队成员培
1、某系统集成企业迫于经营的压力,承接了一个极具技术风险的项目,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为此:调用了公司最有能力的人力资源,组织项目组核心团队成员培训,与该项目技术领域最强的研究团队签订项目技术分包协议,从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经理采取了( ) 的应对策略。
A、 应急分享
B、 正向风险
C、 转移风险
D、 负面风险
答案:B
答题解析:
迫于经营的压力,这个风险项目其实已经是一个机会了,不接这个项目公司就倒闭了,所以什么风险都不是风险啦。这个极具风险的项目有可能给这个企业带来利益,因此总的来说是个正向风险,所以选B。
2、制定进度计划过程中,常用于评价项目进度风险的技术是 ( ) 。
A、 关键路径分析
B、 网络图分析
C、 PERT分析
D、 关键链分析
答案:C
答题解析:
PERT分析,是根据活动工期的三种可能性,计算出活动平均工期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PERT计算公式为:(最乐观工期+4最可能工期+最悲观工期)/6。结合标准差公式、方差公式,可计算出不同工期范围内完工的机会大小(某段时间范围内完成活动的可能性),常用于评价有关项目进度的风险。
3、已知网络计划中,工作M有两项紧后工作,这两项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6天和第17天,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6天和第9天,如果工作M的持续时间为9天,则工作M ( ) 。
A、 总时差为3天
B、 自由时差为1天
C、 总时差为2天
D、 自由时差为2天
答案:A B
答题解析:
总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总时差计算公式:总时差=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迟结束时间-最早结束时间(TF=LS-ES=LF-EF)。题目中最迟开始时间=9,最早开始时间=6,所以总时差=9-6=3。
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自由时差=min(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题目中min(紧后最早开始时间)= min(16,17)=16;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6+9=15;自由时差=16-15=1。
在利用网络进度图计算活动的时差(浮动时间)的时候,按题目要求,项目的开始时间可以是0,也可以是1,无论从0还是从1开始计算,总时差/自有时差的计算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