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系统集成 容灾技术
内容简介:市场经济中,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但是科技成果只是技术项目。一般地说,市场需要的不是技术项目,而是商业项目。使技术项目变为商业项目,就是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 技术项目+软配套=商业项目。 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依次分为“项目建设”和“项目推介”。前者是项目的生产环节,生产出一个好项目;后者是项目的销售环节,把好项目卖给投资商。 科技成果项目转化,首先遵循与常规项目转化相
内容简介:市场经济中,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但是科技成果只是技术项目。一般地说,市场需要的不是技术项目,而是商业项目。使技术项目变为商业项目,就是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
技术项目+软配套=商业项目。
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依次分为“项目建设”和“项目推介”。前者是项目的生产环节,生产出一个好项目;后者是项目的销售环节,把好项目卖给投资商。
科技成果项目转化,首先遵循与常规项目转化相同的一般规律,然后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规律。
关键词:技术项目与商业项目 软配套 项目建设和推介
一、技术项目和商业项目
人们常说,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这只是一般的原则。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首先需要资金,及其依次的工程建设、生产、销售诸环节。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除去少数由国家投资外,大多数的转化,实际就是转化给投资商,及其之后的建设商和运营商。离开投资商谈论“科技成果转化”,在市场经济中是没有意义的。
然而这正是我国我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如今谁都说科技值钱,可是偏偏科技卖不出钱,大堆技术成果压在成果持有人手里卖不掉。人们不禁疑惑,技术成果明明是俏姑娘,却咋这样难嫁呢?
其实这种疑惑本身就错了。一般地说,技术成果不是什么俏姑娘,它只是姑娘的骨架,而骨头架子是没法儿嫁的。如果把投资商比作小伙子,那么他只能娶姑娘,却不能娶姑娘的骨头架子。
投资商评价技术成果不但看成果本身,更看这项成果的商业条件。成果所生的产品,其市场、竞争、风险如何,商业运行模式是否可靠。此外,很多技术成果的使用人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开发能力等等通常较差,可能发生“技术好,用不好”的情形。因此投资商评价技术成果的商业性,还要看它对企业的可适应性如何。缺少任何一项,技术成果就不会被投资商认可,即:不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商看一项技术成果,既看成果本身,也看成果的商业条件。技术成果是“硬件”。成果的商业条件是“软件”。软件为硬件服务,就是为这项技术成果进行“软配套”。技术成果加软配套,称为“项目”。
现在就可以用“姑娘”比喻了。技术成果只是姑娘的骨头架子,“软配套”使技术成果变成了“项目”,犹如为骨头加上血肉和灵性,使其成了一个鲜活可爱的姑娘。至于“姑娘”必须穿的“衣服”,则是“可行性研究”、“招商报告”等项目文件。市场需要“项目”而不是“技术成果”,恰如小伙子只能娶姑娘,而不能娶姑娘的骨头架子。
也可以换一个说法:技术成果只是技术项目,而不是商业项目。只有加上市场、竞争等项“软性配套”,才使技术项目变为商业项目。除去少数例外,只有商业项目才有投资价值,技术项目没有投资价值。
技术项目转化为商业项目,实际就是一般的、常规的项目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具体应用。一般的项目转化,就是“生产性资源”(土地、厂房、设备、原料、劳动等)加“商业性资源”(市场、竞争、风险等)。在这里,生产资源是一般的,没有某项特殊的生产性资源。因此一般项目转化只有一般规律,而没有因“某项特殊的生产性资源”而形成的特殊规律。而技术项目的转化,不过是在一般的项目转化、及其一般的生产性资源中,突出了“技术”这一特殊的生产性资源。因此技术项目向商业项目转化,没有脱离一般项目转化的基本规律。它只是在一般项目转化、一般生产性资源的规律中,加上因“技术”这一特殊的生产性资源,而形成的少量特殊规律。
有了这种认识,就可以看出,对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高科技”,我们也不能迷信。
高科技项目未必是好项目,好项目也未必是高科技项目,它们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或者也可以说,高科技项目和常规科技项目、社会科学项目一样,都是“既可能是好项目,也可能不是好项目”。
为什么说高科技项目未必是好项目呢?这是因为所谓“好项目”,必须技术与商业条件同时具备。不论这个项目是高科技还是常规技术,也不论自然科学项目还是社会科学项目。凡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项目,就是值得投资的项目。反过来,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足,哪怕是“高科技”,也不是好项目,没有投资价值。
以新疆的企业举例,例如广汇公司的石材、屯河公司的番茄酱、宏景公司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都是常规技术项目,但都是不错的项目。
社会科学项目也是这样。例如新疆目前没有轻松型的高端报纸、没有招商公司、农业投资公司、没有……。这些全是社会科学项目,但都同时具备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条件和商业条件。
反过来说,高科技的失败项目也不算少,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铱星”。这个项目绝对是高科技,但却因市场失败而不得不停下来。“协和”式喷气客机也是这样。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音速客机,同样由于市场失败而停飞,退出世界航运市场。
二、技术项目的商业条件
技术项目向商业项目转化,只是一般项目转化加上若干技术因素。因此技术转化的商业条件,实际只是一般项目转化的商业条件的添加。因此我们先说清一般项目转化的商业条件,再说技术转化的商业条件。
同时符合这样10个条件的项目,是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即:
1、市场好;2、竞争性好;3、规模前景好;4、运行方法可靠;5、运行队伍合格;6、供应充分;7、劳动与公共资源(资源、水、土地、环境、生态、社区等)保护、及企业自护充分;8、宏观与宇观(社会、文化等)经济条件好;9、风险和收益对称;10、好公民与社会之友。
以下分别简单说明:
1、市场前景好:
这是现代市场经济评判项目的基本标准,有3个问题应该注意:
(1)、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
一个项目,如果现实市场很大,当然很好。但是可能有这种情况:当项目刚提出的时候,尚无现实的市场,但是却有深远的市场潜力。所谓“风险投资”,常常就是这样。当然,如果既有广大的现实市场,又有深远的潜在市场,就是极好的项目了。而如果既没有现实市场,又没有潜在市场,这个项目就一定失败。
(2)、市场容量:
市场容量是客观条件,项目的主观努力只是主观条件。只有客观上的市场容量很大,主观上的项目才有可能做大。如果市场容量本身不大,那么主观上无论多么优秀,也很难有良好发展。
(3)、“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率”不能等同对待:
只要市场的容量大,哪怕市场占有率低一些,项目收益的绝对值和发展前景也很好。而若市场容量本身不大,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再高,收益量也不大,更没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例如某项目的市场容量是100亿元。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哪怕只有10%,也是10亿元的销售额。而如果市场容量只有1亿元,哪怕这个市场全被某项目占据,也不过1亿元的销售额。
2、竞争性好:
这里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抗复制能力:
常看到一些项目,刚办起来效益不错。但是其它投资商马上跟进,一哄而上地都办这类项目,结果形成“一窝蜂”式的恶性竞争。这样的项目,就是抗复制能力差的项目。在我国和新疆,这种事情太多了。
当然,天下几乎没有哪个项目不可被复制。但是有的项目抗复制能力比较强,只能有少数投资商跟进,从而进行低烈度的规范竞争。很多项目却层次很低,几乎没有抗复制能力。“一哄而起、一哄而下”。
(2)、项目门栏:
一个项目的抗复制能力,就是说,这个项目要有至少一个“门栏”较高,可能挡住多数竞争者跟进。这个门栏,称为“项目门栏”。
例如某项目需要10亿元投资,巨大的投资额就可能挡住很多人,因此就是项目的资金门栏。
又如葡萄。其它地区种的葡萄不论是不是比吐鲁番的葡萄更好,但是吐鲁番葡萄名声大,“吐鲁番”3个字就是葡萄的“品牌”门栏。
任何项目都有“门栏”。但是这个门栏是不是有效?能不能挡住多数竞争者?可能挡住多数竞争者的门栏,才是项目的“有效”门栏。
3、有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体:
较好的项目,应该能够经过不长的时间后,发展成为较大的规模。炸油条、擦皮鞋,固然也能赚钱,但是永远不可能办成上市公司。
4、运行方法明确和可行:
不论什么项目,其“运行”都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资源的获得、生产和经营组织、市场进入、运行维护(例如公园防止游人攀折花木、软件防止盗版)、收入方法等等。运行方法在技术上不明确或不可行,或技术上虽然可行,但是运行成本过高,这个项目的前景就很可忧了。
比如,某个文化旅游的景观项目,以“出售门票”为收入方法。但是如果很多参观者都是“头脸”人物,不买门票。该项目的运行中,“收入”运行就非常困难。
5、有合格的项目运行队伍:
一个好的项目,要求由一支“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善开拓”的企业领导队伍运行。很多投资商把“队伍”看得比“项目”更重要,宁可要“二流项目、一流队伍”,也不要“一流项目、二流队伍”。
项目队伍不仅看技术人员,更主要的,是项目运行时的经营人员。
需要特别注意,看一个项目的运行队伍,不能只看队伍的高层。对很多项目来说,还要看项目的主体劳动队伍。例如我不久前一件事。我为某大型涉农企业设计了一个“优质细毛羊养殖”项目,预期较好。某投资商找到我,希望不与那家涉农企业合作,而是自己兴办该项目。理由是“既有资金、又有人才——博士硕士若干”。但我却劝其勿行,理由是“该项目博士硕士所需不多,却需要一支人数较多、熟悉业务、和农民有血肉联系、每年有半年在农村、工资也比较低的劳动队伍。”
6、资源供应充分:
所谓“资源”,依理说,是十分广义的。不但有人们常说的土地、厂房、设备、原料等等物料资源,以及劳动资源,还有市场、竞争力、高级人才等等资源。但是我们这里所说资源,还是仅指人们通常说的、物料资源和劳动资源。在很多项目(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项目)建设中,实际还应该含有“高级人才”资源和“稀缺资源”的供应。
7、劳动保护与公共资源保护、以及企业自护:
软考资料: 2024年软考论文范文> 软考考试核心重点难点汇总> 查看更多>
备考刷题:章节练习+每日一练> 软考历年试题+模拟题>查看更多>